中宏网讯 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建设民营经济强市总目标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志性目标,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在4月28日郑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明确指出郑州市民营经济进阶方向。
当天会议上,印发了《郑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发布民营经济主体培育、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科技赋能、合法权益保护、民营企业家培育提升等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郑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经过3年左右努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全市经济社会贡献度显著提高。民营经济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增速保持全国主要城市前列。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在全市技术创新成果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质效显著提升,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金融支持等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民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
提出如此硬指标,郑州的底气何在?一组数据足以说明。
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郑州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10万户,三年新增57万户、增长37.2%;占全部经营主体数量的97.3%,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3、1.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占比94%,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1位。营收千亿以上企业2家;百亿以上28家,三年新增7家、增长33.3%;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23家,三年新增2家、增长9.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4家,三年新增1家、增长33.3%,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典范和标杆不断涌现,民营经济“燎原之势”渐成。
民营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除了企业自身的奋斗打拼外,与郑州市推出的利企惠企举措密不可分。
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为促进民营市场主体的自由流动,郑州市加强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改革,企业注册、迁移、注销全流程实现自主畅通,市场准入和退出登记0.5个工作日办结,达到一流城市水准。
加快实现民营企业“非禁即入”。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排查、清理、整治各类市场限制民营市场主体准入的显性和隐性壁垒,对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典型案例开展归集和通报,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
积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全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切实规范各类政策措施;严格落实招投标“七个不准”要求,确保民营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招投标活动;政府采购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比例由30%提高到50%以上。
持续加大民营市场培育支持力度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8部门联合印发《郑州市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工作方案(试行)》,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实施税收、行政收费、房租等费用减免,以及创业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促进个体工商户总体规模、活跃度、营业收入、带动就业人数显著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16万户,279户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
制定实施《郑州市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4-2026年)》,建立创新型、省级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三级后备企业培育库,积极做好企业的入库培育、精准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4862家、占全省的23.8%,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39家、占全省的27.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占全省的28.3%。
以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为引领,“一链一专班”推动20条重点产业链加速集聚发展。比亚迪、宇通等企业龙头带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8%,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富士康、汉威科技、超聚变等龙头企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以华晶金刚石、四方达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安图生物新晋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全市23家企业入围2024河南民营企业100强,占全省约四分之一,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不断提升涉企服务能效
聚焦服务企业经营和发展,郑州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发展环境。
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全年新增“高效办成一件事”30项,超额完成国务院既定任务的2.3倍,新增“免证可办”事项111个,“跨省通办”事项已达609项。郑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打造高效智能办税链”典型案例全国推广,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搭建“郑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建设“政府资源库”“惠企政策库”“市场主体库”,汇集各级各部门惠企政策2028条,为企业精准画像,靶向推送所需政策,累计兑付惠企资金93.2亿元。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和用能成本稳步降低。
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征集摸排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53.3万户。截至3月20日,全市已录入小微企业融资申报清单15.24万户,完成该企业授信12.14万户,授信金额1453.25亿元,放款金额1203.62亿元,平均融资利率3.62%,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着力强化科技赋能
围绕促进研发投入、科技攻关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等,郑州市全方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2万件,占全省的38%,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1.47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件。
着力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印发实施《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实施细则》,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14859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8%以上;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0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5%以上。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研发活动。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分类支持龙头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揭榜挂帅”研发专项,破解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累计发布榜单60项、立项25项,其中民营企业立项16项、占比64%。
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郑州市推动建设河南省中试基地11家,为民营企业提供中间试验、投产前试验或试生产服务。鼓励各类创新主体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促进民营企业2024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3.88亿元,占全市的20.39%。
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安心经营、放心发展的稳定预期环境。
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持续规范市场监管,实现双随机监管部门覆盖率100%,联合抽查领域和参与部门实现深度广度双提升。深入开展规范监管执法专项攻坚行动,2024年共整改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141项,基本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2024年,郑州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074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00件。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75.9万件,同比增长8.4%。
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行为。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全年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12起。严厉查处仿冒混淆、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全年查处相关案件72起。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全年查处违法行为21起。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杜绝主观执法和任性执法行为。
郑州市系列利企惠企政策举措持续发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每天,在郑州国际陆港的集装箱码头,中欧班列载着民营企业的“郑州智造”驶向欧亚大陆。这座曾经以国有经济为主力的中心城市,正以民营经济为支点,撬动新一轮发展势能。(陈斌 门杰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