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外包、层层转包、车间转包……部分企业通过这些方式,试图淡化、模糊劳动关系,达到“甩锅”目的。
分工专业化和精细化是市场经济大势所趋,外包业务并无“原罪”。但实践中,由于劳务外包复杂的关系属性,这一用工模式在一些企业实践中逐渐“变味”:有的层层转包,企图规避用工风险和劳动关系下应履行的法律义务,让劳动者变成“多面间谍”:明明干着A企业的活儿,和B企业签协议,发工资的可能是C企业,甚至变更发放工资的主体;有的与劳动者签订名为合伙协议、劳务协议等合同,实则是把责任全推给劳动者,自己坐享其成。种种行径,不仅对劳动者不公,更是对法律尊严的践踏。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外包、众包“用工”模式不断涌现,外包劳动者群体规模日益庞大,他们的权益保障不仅关乎自身福祉,更影响改革发展成效,绝不能让外包单位的 “野路子” 破坏市场生态。当务之急是建立劳动关系界定规则,让用工单位无法通过“去劳动关系化”逃避责任,夯实其雇主责任,将“包工头”式的个人主体或空壳公司拒之门外,从源头规范外包市场。
去年7月发布实施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为规制新型就业关系提供精准指导,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在此基础上,法律和制度层面可引入集体诉讼、辩方举证和争议和解等制度,提升外包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博弈能力,让劳动市场更加公平公正透明。此外,开展外包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健全相关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鼓励企业购买商业保险等,都是以制度化方式解决权益难题的有力举措。
让劳动法规则更完善,让劳动保障更有力,实现对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双保护”,劳动者才能充分分享发展成果。(孔德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