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示期结束,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近日发布公告,认定中牟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巩义青龙山生态旅游区、管城郑州商都古城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另外,巩义还新增一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海上桥景区。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在开业首个年度,就以独具特色的海洋主题内容打造出创新融合的“文旅+”运营模式和全面深入的海洋科普成果,成为中原地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海洋主题乐园。
累计接待游客超305万人次
自去年9月28日开园以来,郑州海昌始终围绕“极地、海洋”两大主题特色,以“海洋文化+国际IP”双引擎驱动,不仅携手国际IP“奥特曼”,营造出多个国内前所未有的奥特曼主题升级体验,还坚持将传统文化、民俗、非遗与海洋主题融合,打造了“水下舞龙、人鱼牡丹、水下嫦娥奔月”等多个国潮爆款;链接跨界资源,引领宠物友好型乐园发展,推出海洋主题婚恋产品,不断突破行业局限;创新特色主题活动,推出企鹅City walk、动物民俗体验等,持续获得社会关注。
截至今年11月,郑州海昌累计接待游客超305万人次,全网曝光超26亿人次,35次登上央视,6次登上微博全国热搜,被百余家媒体争相报道。
开业首年繁育多个“河南首例”
郑州海昌拥有北极熊、帝企鹅、海象等极地海洋动物,依托专业的生物保育和研究技术,开业首年就完成了中原首只帝企鹅、河南首对北极狼龙凤胎和小爪水獭三胞胎等珍稀海洋动物的繁育。
自开业以来,郑州海昌坚持开展海洋科普教育,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超20万人次,组织小小讲解员、小小保育员、探索实验室等多种科普主题活动近百场。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业首年对全球孤独症家庭免费,多次联合省、市福利机构组织“海洋精灵公益跑、爱在河南行”等爱心公益科普活动。凭借卓越的表现和突出的成绩,郑州海昌连续两年斩获多项“游乐界·金冠奖”,获龙雀指数“2024年度城市度假示范区”提名,获得“孤独症友好爱心企业”等荣誉。
一系列精彩活动迎接2025年
作为海昌海洋公园集团旗下第七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郑州海昌未来将继续坚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加强智慧景区建设,链接跨界资源,不断精细化旅游服务,加大产品内容创新,深入打造文旅新场景,为中原以及全国入豫、入郑游客带来更加欢乐的海洋主题游玩体验。
在元旦到来之际,郑州海昌海洋公园亮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和精彩活动,与所有游客一起迎接2025年。不仅有199元冬季卡返场开售,更有99元儿童票、99元长者票等多项惊喜释放,在跨年夜和元旦假期更是推出国潮非遗、萌宠快闪、海洋大秀、企鹅citywalk、梦幻飘雪秀、2025海豚秀场跨年迎新演艺等缤纷多彩的活动,邀大家沉浸式感受来自海洋的欢乐与祝福。(记者 卢文军 李居正 通讯员 赵晓曼 文/图)
郑州商都古城旅游区
商都古城旅游区位于郑州市管城区,是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总占地面积约0.21平方公里,由“两园两馆”组成。“两园”为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东南城垣文化公园,“两馆”为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郑州商都文化中心,是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数字互动和教育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胜地。
景区依托3600年历史的国家文保单位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而建,保存着大量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景区主体的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0年在国家文物局完成立项,于2022年12月最终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并正式公布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如今,通过文、商、旅元素的有机融合,集中打造了多个特色区域,是了解商代早期都城和商都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了解郑州乃至河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地。(记者 冉红政 文/图)
巩义青龙山生态旅游区
巩义市新增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巩义青龙山生态旅游区,一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海上桥景区。据了解,巩义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6年未新增4A级旅游景区。
风水宝地青龙山
巩义青龙山生态旅游区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景区春有桃花烂漫, 夏为避暑胜地,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香火兴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
在青龙山上,还藏着一处始建于汉代的千年古刹——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民间寺院,素有“释源祖庭”“华夏作寺之始”之誉。慈云寺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院已经成为青龙山上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古韵村落海上桥
海上桥景区隶属巩义市大峪沟镇,据景区内古碑记载,这里河谷中有一翻花泉,人称“海眼”,终年不涸,人们搭桥过往,因而得名“海上桥”。海上桥景区历史悠久,风景清幽,拥有中原地区少见的明清古建筑群,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通体古朴典雅、 恢弘壮美,其建筑和装饰工艺堪称豫西清代建筑的代表。
景区以传统的硬山式建筑以及豫西典型窑洞建筑为主,有规模的院落42处,其中,省文物保护院落22处。“背山而屏”格局十分清晰,具有突出的整体性价值,是豫西文化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记者 谢庆 李晓霞 通讯员 张倩 李晓波 文/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