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1月10日,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又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久前,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院内发现了一座高规格的夏代墓葬,目前正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实验室进行清理。
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的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非遗展映专区(ich.nlc.cn)近日正式上线。48部非遗纪录片将拉开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活动。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自商周以来便有传统节日文化,至今数千年依旧有大量优秀文化习俗留存。但也由于时间跨度过大,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习惯的变迁中,渐渐出现传承的难题。
近日,河南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一件带有“光和三年造”(180年)题记的圆形石制器物,该器物使得白草坡东汉陵园“真面目”被廓清,基本确认为汉桓帝宣陵。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明确东汉帝陵遗址的布局、了解东汉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小小的手表表盘;歌手阿朵带着土家族乐器“打溜子”从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出圈;新浪微博“遇见非遗”话题阅读量达18.1亿;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遗相关的视频……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改委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