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4月20日电 重大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值二季度项目建设黄金期,接踵开工、火热建设中的项目正在为平顶山高新区加速助跑。
高新区电气科技产业园项目作为高新区“三个一批”签约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370亩,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2个月的时间。同时,平煤隆基3000万套光伏组件项目、跨境装备智造产业园、尼龙织造产业园等一个个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高质项目都在加紧建设中,项目建设亮点频现。
数据显示,高新区前三期“三个一批”项目签约开工率100%,开工投产率71.4%,投产达效率100%,在第四期“三个一批”活动中高新区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7.2亿元;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8亿元;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28.65亿元。今年谋划区级重点项目82个,总投资324.5亿元,列入省级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77.6亿元,储备省级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137亿元;列入市级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165.7亿元。
稳中有进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高新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健全“三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成立“三个一批”项目工作推进专班,组织专题培训会,细研指标体系,完善项目储备库,全过程督导服务重点项目,已然形成重点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重点项目实行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分包制度。各重点项目分包领导是推动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全面掌握项目安排,加强调度,协调抓总。
优化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项目代办服务,将代办服务与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和政务服务“一次办妥”改革相结合,提升审批效率,打造投资洼地。
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实行首席服务官制度,专人专班为企业服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政策指导,定期走访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困难,全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建立“生地变熟地”“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项目落地周期,有效促进了项目及时开工。
正是靠着健全的项目管理体制,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新区重大项目得以快速推进,为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打牢根基。(陈青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