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实习现场。
前所未有的专业调整优化力度,对安阳工学院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安阳工学院正昂首阔步踏上新的征程,锚定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新的使命任务,紧抓发展机遇,不断释放发展潜能,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安阳工学院始建于1983年,四十多年砥砺奋进,四十多年栉风沐雨,如今的安阳工学院围绕河南省七大产业集群、安阳市四大千亿级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该校全力打造航空办学特色,聚焦服务低空经济发展,把通航、无人机等作为重点建设方向,通过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产教融合、重点投入,提升航空相关学科专业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实现学科发展、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取得丰硕成果,助力安阳低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那么,安阳工学院是如何抢抓机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断提升航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呢?
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打造航空办学特色
随着安阳市“航空+文旅+产业”经济业态的逐步形成,低空经济高速发展。安阳工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按照“撤、增、锻、塑、转”并举的原则,以低空经济、航空等作为重点建设方向,全力打造航空办学特色。学校于2012年开设了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并创办飞行学院,成为全国第九所、河南第一所培养民航飞行员的高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大学目标,不断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已形成航空特色、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目前开设有飞行技术、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航空类专业,另有机场运行与管理、管制与签派、航空电子、航空安全工程、航空物流、民航服务、机场建设、航空食品8个航空类专业方向。累计培养机务维修人员200余人,培养民航飞行驾驶员超400人,签派、机务、乘务等航空领域人才2000余人。
此外,该校建有具有独立资质的 CCAR-147部飞机维修培训机构和考点、机场运行管理员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点和航空英语等级考点,与河南航投、安阳市政府共同成立“河南省新丝路国际飞行学校有限公司”,具备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培训、运动类驾驶员执照培训等资质。拥有波音737-300、小鹰 500教练机等6架实训飞机,建有民航CBT、陆空通话、飞行模拟等30个实训室。
不断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该校持续推进航空类学科建设。目前建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学科,建有“河南省航空复合材料螺旋桨及旋翼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航空植保重点实验室”等30个省部级航空类教学科研平台。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学校设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飞行技术专业、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特色行业学院——智慧民航学院。获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成立产教合作基地,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学校积极融入安阳红旗渠机场前期建设、参与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发展的规划,寻求民航类专业发展契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高级人才近60人。从事航空教学科研教师100余人,具有飞行员执照4人、飞机维修人员执照8人、签派执照及800小时飞行签派员3人。
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塑造航空专业亮点
该校聚焦航空制造产业,提升空域管理水平,助力低空消费、低空制造、低空服务、低空管理全链条融合发展,结合办学特色和现有办学基础,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靶向性,科学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交叉学科专业。
瞄准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开发研究方向,新增“智慧交通专业”;针对无人机控制及其关键技术方向,新增“智能飞行器技术专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针对无人机检测技术与无人机适航审定创新研究方向,新增“飞行器运维工程专业”;针对安阳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运输机场和三个通用机场的地级市,机场管理服务和空中客舱服务人员缺乏现象,新增“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针对国家加快推进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机场建设进入快车道趋势,新增“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这将进一步丰富学科专业体系、促进办学特色凝聚,更进一步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该校相关专业逐步向服务低空经济转型的同时,注重做大做强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形成“低空经济+”培养模式。结合河南省“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安阳市“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聚焦航空运输、低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需求,该校通过组建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机械与制造工程学院、无人机控制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服务与文化传媒学院、土建与交通运输学院,加快培育和吸引航空领域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航空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无人机系统研发中心、省蓝天实验室、美国航空运动协会(ASA)等航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打造高水平空域服务学科专业亮点。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为高水平航空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高质量科研平台。营造开放共享的学术氛围,为高水平航空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空间。自2017年创办以来,该校已经连续举办七届海峡两岸民用航空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为海峡两岸民用航空人才培养、高校与民航企业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吸引了海峡两岸及日本、韩国航空界、教育界、产业界的众多单位和专家学者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与48所国(境)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提赛德大学等举办了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民用航空技术大学联合举办非独立法人的国际办学机构——安阳工学院莫斯科航空科技学院。
近三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中,获得国际奖项12项、国家级奖项438项、省级奖项1229项。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获奖名单。学校共入围45个优秀项目参加省赛,最终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入围数量和获奖总数再创新高。
航空产业的腾飞也为安阳工学院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学校将按照“做好做强工科,做优做特航空、无人机、低空经济”的要求,主动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内涵发展新赛道,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树华 付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