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3月17日电 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期,信阳市浉河区财政局正式出台《浉河区财政局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结合浉河区近年政府采购实践经验,从制度设计、执行监管到绩效评价全链条优化,旨在构建权责清晰、规范透明、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环境。
近年来,浉河区财政局持续推动政府采购领域改革,先后通过强化采购意向公开、完善内控机制、优化采购流程等举措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内控制度执行不严、部分项目绩效不显著等问题。此外,随着绿色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等政策要求深化,亟须通过制度创新压实采购人责任,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基于此,《办法》以问题为导向,整合近年来《浉河区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修订)》等制度成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国家最新政策要求,系统性构建采购人主体责任落实框架。
近年来,浉河区财政局通过多项举措为《办法》出台积累了实践经验。
内控制度全覆盖——截至2024年,全区77家预算单位已建立政府采购内控制度,涵盖需求管理、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环节,并通过电子化系统实现动态监管。
绿色采购成效显著——2023年全区环保产品采购比率达100%,强制采购节能、环境标志产品政策全面落实,助力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透明度与公平性提升——2023年集中采购项目99个,全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意向提前30日公开,有效降低企业参与成本。
监管机制强化——2023年开展专项检查,覆盖采购全流程,查处违规行为并推动整改,形成“事前规范、事中跟踪、事后评价”闭环管理。
《办法》以“权责明晰、规范高效、激励约束并重”为原则,重点突出以下三方面。
细化主体责任清单——明确采购人在需求管理、文件编制、履约验收等12个环节的具体职责,要求建立跨部门审查机制,杜绝“重程序、轻实效”现象。
强化绩效导向——将绩效评价嵌入采购全周期,要求单位设定量化目标并公开结果,财政部门引入第三方评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推动“花钱必问效”理念落地。
优化协同机制——建立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机制,简化流程、统一标准,提升企业参与便利度;同时加强信用管理,对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效应。
《浉河区财政局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浉河区政府采购从“程序合规”向“绩效优先”转型迈出关键一步。未来,浉河区财政局将持续完善配套措施,强化监督检查,推动政府采购成为浉河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