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5月24日电 为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全面提升数据共享应用,平顶山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为主线,通过实行“四抓四促”工作机制,全市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于2022年2月初率先完成全市数据普查100%,全省位列第一。
抓制度促责任落实。平顶山市认真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数据普查方案的通知》(豫“放管服”组办〔2021〕2号)要求,将数据普查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和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推进普查,制度先行”,为落实好数据普查工作,平顶山市制定了《平顶山市政务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平顶山市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平顶山市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实施方案(试行)》《平顶山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平顶山市数据共享交换流程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了政务数据管理方、持有方、提供方三方责任;规范了政务数据目录编制、资源采集、共享交换的标准;压实了各级各相关部门的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任务。
抓培训促能力提升。平顶山市开展了三轮全市数据普查和数据资源共享应用业务培训会。针对各级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业务跨部门、技术力量不足、业务和技术缺乏协作问题,要求各单位派出“分管领导、业务能手、技术骨干”参会;结合前期对各单位信息化能力调研,分批分小组合理安排培训日程,技术支撑较为薄弱的,可随下一组继续参加培训,直到学会为止;会上,采取现场“培训+实战+研讨”“一对多总培+一对一指导”方式高效开展培训。为督促工作落实,我们组建了“数据普查工作专班”,建立了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现场+远程”指导、督促、帮办的模式逐一跟踪解答问题,电话远程支持300余次,现场指导50余次,并通过营商环境提升双周例会任务清单、通报成绩、交办任务单等方式,表彰先进、督促落后。
抓队伍促工作实效。平顶山市政务数据相关工作开展晚、底子薄,为改变这一现状,建立了以副市长为总协调人、全市各级各部门主管副职参与的数据共享协调推进机制,组建攻坚团队,要求“分管领导主协调、业务能手抓落实、技术骨干做支撑”。在“数据普查工作专班”指导下,紧定任务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你追我赶、勇争一流之势,会战100天,攻坚破百难,梳理完成全市12个县(市、区)及46个市直单位250个信息化系统,19120个政务服务事项,编制政务数据目录10456个,为本次政务数据普查走在全省前列奠定了基础。
抓应用促便民服务。借助数据普查成果,平顶山市出台了《平顶山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数据资源“三张清单”,明确全市各级各部门数据供需,指导数据订阅开展便民应用。目前已归集电子证照数据700余万条,已完成145类共计79.8万张电子证照制作,申请订阅省、市平台398个证照接口,推动不动产登记证书、食品经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93个电子证照应用;同时,打造了“零提交、全域通、一证办”的“一件事”新模式。围绕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挑选高频民生事项和涉企事项,通过数据共享、电子材料库应用,实现出生医学证明、房产信息证明、医保缴纳证明等办事材料零提交、一次办。已上线的“小学生新生入学”一件事,通过共享片区、户籍、房产、疫苗接种等数据,实现入学报名材料零提交、指尖可办理。市内五区20所试点小学共计1414名新生通过线上完成入学报名。下一步将加强与省大数据局协调力度,完成50件“一件事”对接。还助推建设了“不打烊政府”,先后在“政银通办”“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厅”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房产、税务、人社、医保等部门72个事项自助办理,解决群众办事的“10分钟”就近办。如今,通过“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助力“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9%,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6.0%,即办件占比56.9%,法定时限压缩比87.85%,人均办件量1.044,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有力提升地区营商环境。
通过数据普查,全面摸清了平顶山市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底数和普遍共享需求等情况,实现省、市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管理“一本账”,推动政务数据按需共享、有序开放,不断提高数据共享质量和效率,为平顶山市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平顶山市将加快推进平顶山市数据共享开放管理中心建设,牢牢抓住全市数据资源“聚、通、用、管”牛鼻子,使其成为驱动平顶山市数字化改革和营商环境指标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大数据引擎燃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