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手续这么快就办好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近日,信阳市灵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旭燕将印有“高效办事促发展,一心助企显真情”的锦旗赠予信阳市生态环境局。“你们的肯定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鼓励。”该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正友说道。
信阳市灵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及生产,为配合河南水利项目实施,该公司急需扩建新型材料产能,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建材添加剂项目。了解到企业诉求后,市生态环境局助企帮扶组积极主动对接,实地了解情况,组织专家精准指导,开辟绿色通道为该公司快速办理了环评手续,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建设,为企业赢得了时间,赢得了订单,获得了企业的肯定。
项目建设开工投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守住绿水青山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信阳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四减二提”,即减时间、减成本、减流程、减处罚,提升审批效率、提升满意度,以提前告知为重点,主动服务,让企业少跑路、审批同志多跑腿。
减时间。进一步全面压缩行政审批时限,除去法定的公示、公告、技术审查等时间,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审核、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等审批均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辐射安全许可证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同时,信阳市生态环境局采用告知承诺制审批,除“两高”项目外,开发区内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可全部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极大简化建设项目环评手续,降低企业办理环评的时间成本,保障建设项目早开工、早投运、早达效。2024年,共有73个项目采取告知承诺制审批,平均每个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近21天,总压缩时间约1533天。
减成本。开发区内凡是符合园区规划环评的建设项目,在进行环评报告编制时,非重点行业报告书可以简化为报告表进行编制,审批方式仍采取审批制。同时,开发区内同一行业类型建设项目打捆开展环评及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单个建设项目不再重复开展环评。在电镀、印染、皮革、喷涂产业园,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或集中工艺设施,明确一个责任主体,依法开展共享设施的环评。降低环评等级和打捆审批可以使企业编制环评报告的费用大幅降低,同时审批时间也得到进一步压缩,不但降低了编制费用,而且减轻了企业负担。2024年,共打捆审批93家企业,节省企业编制费用约651万元。
减流程。按照“抓大放小”原则,全面推行“零接触、不见面、网上办”的政务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对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社会事业服务类、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医疗物资生产等15大类36小类项目环评审批免除技术评估和实质性审查环节,企业做出守法承诺即可审批。
减处罚。树牢刚柔相济的理念,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积极适用包容审慎执法理念,加强帮扶指导,旨在优化执法方式,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保护和激发市场活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文明、规范、有温度”的执法环境。2024年,累计减免处罚26起,减免处罚金额220.86万元。
提升审批效率。积极成立市县两级环评助企专班,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逐一指导项目优化选址或选线,协调解决环评突出问题。及时掌握重大项目环评诉求,帮助项目厘清环评类别、审批层级及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环评管理台账,坚持每月调度台账,实时推进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加强指导,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和环评审批质量。
提升企业满意度。在环评审批提速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加强重大项目全过程服务,以“三个一批”、国债专项债等重大项目为重点,助力项目快速开工落地。同时,强化环评咨询服务,加大环评政策宣传,主动上门为重点项目送政策、送服务,宣传“环评打捆审批”等惠企政策,告知企业委托第三方编制环评注意事项,指导企业依法依规推进环评,避免企业出现“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违法行为,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固始县新森纺织园年产5000万米化纤布项目就属于“打捆审批”其中一种,该纺织园区内环境污染治理设施齐全,生态环境部门一次审批5000万米化纤布产能,该园区入住生产化纤布的企业只要年产能不超过5000万米,就无需办理环评,直接开工建设。
信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正友表示,“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深化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细化完善改革措施,持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为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和全市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蓄能增势。”(记者 肖风伟 实习生 赵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