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6月9日电 禹州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基层人才队伍,推进政务服务创新,在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实现“市乡通办”“多点可办”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远”“办事难”问题。
强基础,让政务服务更加优质
禹州市强力推进市乡村一体化体系建设,为全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坚强体系保障。在阵地建设方面,对全市26个乡镇(街道)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67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进行统一规范,要求每个乡镇(街道)必须成立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便民服务中心)、所有村(社区)必须成立便民服务站,截至目前,全市已实现便民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在运行保障方面,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明确机构编制和人员数量,专职负责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工作。同时,禹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禹州市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43个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综合窗口”94个,可同时在线受理市级大厅部分部门下放受理权的政务服务事项,并要求各乡镇(街道)对“综合受理”人员予以明确,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办公经费上予以保障。在事项入驻方面,按照上级规定,全市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进驻至少有民政、人社、计生、残联、退役军人等5个部门和承接市级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受理的“综合窗口”,共统一入驻各类事项34项,其中,乡镇(街道)本级窗口事项31项,“综合窗口”承接市级下放高频事项受理权事项3项。同时,部分便民服务中心还创新服务方式,将党团服务、公安、天然气、有线电视、自来水、环卫等更多服务部门和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办理,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变群众“办事多处跑”为“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
抓标准,让政务服务更加规范
禹州市按照“一切工作有标准、一切标准有程序、一切程序有监督、一切监督有公开”的服务原则,持续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向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以下简称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延伸工作,不断增强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力度。在硬件建设方面,对大厅面积、装修格调、入驻部门、进驻事项、人员管理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并统一服务理念和所有便民服务场所形象标识,要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村便民服务站办公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社区便民服务站办公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在软件建设方面,将乡、村两级服务事项的设定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流程、申报材料、办理地址、咨询投诉电话等要素进行规范,并通过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印制服务指南等多种途径对外公示。在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印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汇编》《乡级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试行)》《禹州市智慧社区便民服务工作指导手册》,涉及政务服务规范、工作人员服务规范、部门和项目进驻规范、进驻部门对窗口授权规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站建设规范、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标准等方面,使乡、村两级政务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切实实现了“生人熟人一样热情、干部群众一样尊重”。
优平台,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
为切实解决基层办事群众“办事远”“办事难”问题,禹州市在借鉴外省先进地区典型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一网一门一次”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将市政务服务大厅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向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延伸。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43个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同步设置“综合窗口”94个,受理市级政务服务大厅 “综合窗口”事项受理权下放至乡、村两级的高频事项,打造政务服务端口前移新模式,进一步减少办事群众跑动次数。同时,市政府统一为全市2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43个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配置了多功能政务服务一体机69台、电脑94台、打印机94台、智能证照输入仪94台,在全市统一铺设电子政务网。2021年6月起,充分发挥“一网一门一次”系统平台、窗口智能证照输入仪、政务服务一体自助机和网络远程传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采取“成熟一批、下放一批、培训一批、推广一批”的服务模式,将林木采伐许可、新生儿居民医保登记、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等事项受理权下放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综合窗口”受理,让办事群众在家门口即可申报和办理市级审批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乡、村两级初步实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前台综合受理、市级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受审分离”模式,并依托免费邮寄、送证上门等服务措施,切实方便基层办事群众“就近办”“零跑动”。
延触角,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捷
禹州市积极开展政务服务一体自助办改革试点工作。在自助设备配备方面,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安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一体机和税务、公安、人社、市场监管等自助设备20台,并设置“自助取件柜”2个,初步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政务自助服务;同时,还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试点村和新型城镇化社区便民服务站配备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一体机69台,初步形成了市乡村三级一体化的自助服务功能体系。在人员保障方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全市各自助设备配置点均已按照工作专职、业务熟练、服务热情等标准确定了自助办辅导人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自助设备铺设到位、人员培训到位、自助设备功能升级到位,自助服务设备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切实将政务服务触角向群众身边延伸,基层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重结果,让政务服务更加贴心
为切实发挥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作用,禹州市高度重视基层窗口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和结果运用,秉承“业务立身、贴心服务”工作理念,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和制度考核。在业务培训方面,多次组织召开全市“综合窗口”“自助办辅导”人员业务提升培训会,重点对市级事项的受理条件、受理流程、窗口收件操作、结果反馈、平台系统日常运用、自助设备日常维护、简单故障排查、窗口服务礼仪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为办事群众提供“帮办、代办、辅导办”,确保窗口运转正常,群众办事顺畅。2021年6月份以来,已组织召开业务提升培训会3次,培训人员320人次。在制度落实方面,采取“一手抓培训、一手抓考核”的工作措施,通过随机抽查、暗访督查、办件排名、定期通报等形式对全市设有“综合窗口”和自助设备的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权下放后,基层窗口接得住、办得成、服务好。2021年共下发《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工作情况通报》5期,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以上举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底,全市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综合窗口”共受理市级下放受理权事项2008件,其中,受理林业中心林木采伐事项55件,占期间全市林木采伐总办件数(58件)的94.83%;受理医保局新生儿居民医保登记事项1934件,占期间全市新生儿居民医保登记总办件数(2432件)的79.52%。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权的下放,让基层群众真正实现了“市乡通办”“多点可办”,切实提高了基层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韩红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