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4月8日电(记者 杨少华)“规定动作”高质量,“自选动作”做出彩。
3月份,河南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各地落地落实的同时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发展竞争力,护航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定动作: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强劲合力
河南省着力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强化政策落地,以多措并举的“硬措施”,持续优化发展的“软环境”。
3月22日,《河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2版)》出台。在政务服务效能、市场服务便利化水平、法治服务保障水平、宜居宜业基础能力四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目标,在提高数据共享服务能力、强化企业用工及创业就业保障等49个具体方面画出了“硬杠杠”,对每一项措施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确保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实落细。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今年3月,落地实施第一批5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实现全省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办结,网上办理占比超过90%。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产业类项目不动产首次登记办理时间为1个工作日,最多不超过3个工作日。
——快速提升市场服务便利化水平。普通高压客户参与用电报装不超过4个环节,用水用气办理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单一窗口”功能覆盖跨境贸易全流程,主要申报业务应用率达到100%。
——持续提升法治服务保障水平。至今年底,解决商业纠纷平均用时降低到145天以下,解决商业纠纷成本占索赔额的平均值降低到1.4%以下,司法程序质量指数提升到82分以上。
——持续提升宜居宜业基础能力。到今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万家以上;“科技贷”力争覆盖500家科技企业,贷款额度达到30亿元;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幅15%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40万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80万人,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300万人。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支持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3月16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河南省“专精特新贷”业务实施方案》。围绕“专精特新贷”,按照“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统筹整合银行、担保、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等专业服务机构力量,打造金融服务各梯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专属平台。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合作担保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发放贷款后一旦发生本金损失,风险补偿准备金将按比例给予补偿。
为加大对满负荷生产企业奖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做好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对因受疫情、春节放假等因素影响停产停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22年2月15日前实现满负荷生产的,给予10万元财政奖励;对2022年一季度保持连续满负荷生产且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20万元的财政奖励,以“真金白银”激励企业做大做强。
3月18日,河南省公安厅出台《河南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十项措施》《河南公安机关2022年便民利民服务十项措施》,“双十条”措施在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这些措施的密集出台,构建了有利于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彰显了河南朝着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扎实迈进的决心和信心。
“自选动作”:发挥创新精神争先出彩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河南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同时,各地、各部门立足自身优势,发挥创新精神,在“自选动作”上独具特色、精彩纷呈。
数字政府建设是引领数字化改革的“领头羊”,正越来越成为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利器”。3月29日,“郑州12345”手机APP正式上线,该APP分类设置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卫生健康、交通服务等11个诉求平台,群众可根据自己诉求内容点击进入相应平台,随时随地提交诉求,并实时查看办理进度。“郑州12345”手机APP接到的群众诉求,由12345热线平台APP审办座席进行受理。按照受理、分类、办理(直办、转办、即办)、督办、反馈、回访、评价、综合分析等工作流程进行处理,实现群众诉求办理的闭环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增设“歇业制度”是该《条例》的一大亮点,为那些遇到经营困难、重新规划经营方向以及想“歇口气、缓一缓”的企业提供了按下“暂停键”、吃下“后悔药”的政策红利。3月15日,河南豫品天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为河南省享受这一政策的首家企业。
鹤壁市全省首创“涉企检查宁静日”,减轻企业负担。3月21日,鹤壁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设立“涉企检查宁静日”制度。按照制度规定,每周星期二、四市场监管部门可开展涉企检查,其余5天各执法部门除了重点事项监管、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全市统一组织的执法检查外,一律不得开展涉企检查。“涉企检查宁静日”制度的设立,将多头监督、多次检查变为多部门联合的“一次性”检查,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次有益尝试。
3月1日起,《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继2021年1月1日《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施行后,河南省第一个制定颁布此类条例的地级市。该《条例》共六章三十八条,包含总则、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法律责任、附则六个部分。《条例》对如何保障市场主体需求,激发市场主体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为市场主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保障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以及违反《条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3月29日,《开封市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开始实施,确定6个方面21项重点工作任务,规范开封市水电气暖行业收费标准,明确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及计量装置检定5个环节48项收费项目。对持续深化开封市水电气暖行业市场化改革,合理界定政府、企业、用户权利义务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开封市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南阳市实现建设工程类保证金“当日”退还率100%。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经反复商讨、研判,从制度上再次修订保证金退还办法,严格执行“工程科、信息科、财务科相关工作人员每日零报告退还”措施,实现了建设工程类保证金退还的各个时间节点即正常情况下非中标候选人、非中标人、中标人的保证金及特殊情况保证金全部“当日”退还的国内最优水平,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证投标人的权益。
……
营商环境已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河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河南省经济正逐步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局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