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打造办事效率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营商环境。
在践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中,各地如何以营商环境“一子落”,激活改革发展“满盘活”?近期,中宏网河南推出【营商环境“赢”在河南】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各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以飨读者。
中宏网河南3月26日电(记者 门杰丹) 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平顶山市近年来以争创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为目标,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市场活力迸发、法治保障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营商环境优化之路。
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跑出惠企便民“加速度”
近日,在平顶山市石龙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一企业办事人员在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次性提交所有材料,很快就完成了营业执照注销,这位办事人员对高效便利的办事流程赞不绝口。
该区的“涉企变更注销一键联动”套餐服务通过整合资源、部门协作、优化流程、信息共享,一次性解决营业执照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变更、注销,打造经营主体准入便捷、退出高效的双向通道。
据了解,近年来,石龙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政务改革的抓手,结合实际、大胆改革。推进审批环节压缩办理,实现不见面审批率100%,“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建立“1+4+27”三级“有诉响应”服务队伍,组建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对一”无偿帮办代办服务等。
在平顶山高新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成效也十分显著。该区通过建立“全周期+全链条”标准化服务体系,推出“帮办代办”“首席服务官”等政务模式,实现高频事项办理时限压缩75%以上,企业开办15分钟审批,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此外,企业服务“常态化”机制也有创新突破。深化“百件实事惠企行动”,建立“千企评议”服务评价体系,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畅通评价渠道。
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国权所说,高新区坚持用标准衡量,用标准打分,用标准为企业解决难题,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法治护航企业发展 构建公平透明“生态圈”
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围绕落实和具化“五个聚力”,平顶山市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亮剑护企、阳光惠企、春风暖企、强基稳企”四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具有平顶山辨识度的法治化护航品牌。“5聚20项”与“四大专项”行动互融互促,融动推进,用法治“硬力量”构建“安商护企”新矩阵。
石龙区落实审慎包容执法司法措施,依法慎用强制措施,优化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积极建立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区域联动工作机制等。高新区执法监管“法治化”体系全面升级。坚持“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标准化工作流程,建立“综合一次查”“一表通查”工作机制,推行“首违不罚”“容缺受理”柔性执法模式。
在多点助力下,平顶山市执法司法质效有效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措施更加具体,工作薄弱环节明显补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当地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实施独任审批等71项惠企利企改革,528个事项实现“免证可办”,“四电”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实施多水源、多气源建设,企业用水、用气价格明显降低。营商环境评价实现两年连升。
尽管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平顶山的工作成效可圈可点,但前行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改善等。
2025年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坚持环境为本,深入开展“企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发挥好服务项目落地、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专班作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线应答”,争创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区)。提升“万人助万企”服务专业化水平,推动各类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加快推进拖欠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实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强化跨部门综合监管,着力纠治小错重罚、多头处罚。深入开展“评定分离”改革,大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见证,构建交易全流程监督机制。推进“不动产登记+”智慧化发展,实现税费同缴、市域通办。
正如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所擘画的,平顶山正以“营商环境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的奋进姿态,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创新示范城市。这片曾以“煤”为荣的土地,如今正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谋发展质效之“进”,在中原崛起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