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河南全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经验、创新举措、突出亮点精彩纷呈。为充分发挥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商环境看河南》栏目遴选推出“河南省月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供各地交流互鉴,助力河南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看河南】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十一月)
中部六省启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服务新机制助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湖南、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中部六省自然资源厅在长沙联合签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在六省范围内,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登记、变更登记(自然人)、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及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5大类12项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纳入首批通办事项,后续逐步覆盖国有土地上全部房屋登记业务。
河南省创新试点“智费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拓展“豫费通”(河南省非税收入数据归集应用项目)功能,创新开发“智费分析”应用模块,实现省市县三级非税收入数据一键秒级智能分析,有效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河南省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新增两个应用场景
之前的河南省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件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类的工程建设项目。现在既有建筑也可申办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服务,且个人和单位都能申请。
南阳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
经营主体在全国任意地方购买符合互认标准的移动数字证书后,只需要注册一次,只用一套数字证书,即可在南阳全域14个交易中心参与招投标活动。
全国首创!获得电力管控中心在焦作落地
焦作市发展改革委、国网焦作供电公司联合成立焦作市获得电力管控中心,旨在深化政企协同、提升群众电力获得感。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焦作市获得电力水平迈向政府引导监管、电力深化改革、政企协同发力的新阶段。
信阳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首创“双实名制”
信阳市首创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实行投标责任人和造价软件“实名制”投标,在源头环节让投标人“双实名制”投标,以技术手段确保中标人“实”至名归。
三门峡探索推行执法影响评估制度
三门峡市税务局探寻规范执法与柔性执法的融合点,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执法影响评估制度,“先评估后执法、先告知后实施、先预防后加固”,为企业纾困解难、轻装上阵、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力推进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漯河创新开展低压报装“勘查即装表”一站式服务
国网漯河供电公司创新开展了低压报装“勘查即装表”一站式服务,将“现场勘查”和“装表接电”合并为一个环节。客户通过线上提交低压报装申请后,国网漯河供电公司迅速组织客户经理和装表接电人员联合到达现场,针对符合直接装表条件的客户,同步进行现场勘查和装表接电,进一步压减办电环节,缩短办电时长,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客户办电获得感和满意度。
镇平县探索“1+N”产业增值政务服务新模式
镇平县依托乡镇党群服务中心,延伸服务触角到玉雕、莲藕、农批、锦鲤等多个产业领域,形成“一个中心牵总,N个站点协同”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以精准、贴心的服务换得群众的满意度。
信阳市浉河区:全省率先将乡镇办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
信阳市浉河区在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在已有35个部门基础上,全省率先将15个乡、镇、办事处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切实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营商观察
优化营商环境应从履职尽责做起
好的营商环境不能看政策出了多少、口号喊了多少,还要多听听企业的声音、问问企业的感受。
满意度调查不能搞“好评返现”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府部门和官员要认识到,政绩不是靠虚假数据堆砌起来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工作,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赢得民众的真心认可。必须摒弃那种只追求表面光鲜、不顾实际效果的做法,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政策环境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