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5月28日电(记者 周鑫 见习记者 李东东) 近日,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产教融合专委会会长张晓彬接受中宏网河南记者专访,畅谈当前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
张晓彬接受中宏网河南记者专访
产教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促进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受益
张晓彬认为,产教融合能够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可以使企业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在人才培育、教育教学方面,产教融合能够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张晓彬表示,对于学校来说,产教融合可以更加准确地帮助学校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而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拓展教育资源,为学校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基地。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可以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前景,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职业规划。
张晓彬告诉记者,产教融合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产业升级和变革战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企业可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动产业升级和变革。同时,还可以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和市场机会,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这六方面需求值得关注
近年来,河南省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下,对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还存在哪些迫切需求?张晓彬认为,产教融合最迫切的需求有六个方面。
政策与法规的完善:虽然已有相关政策鼓励产教融合,但还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同时,法规层面也需要明确产教融合中各方的权益和义务,为产教融合提供法律保障。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目前,许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合作。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产业实践经验,而企业导师则需要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互派教师、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产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实践教学。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产教融合的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这有助于激发校企双方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行业标准的对接:产教融合应紧密对接行业标准,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需求和规范。高校应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