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开展“斩链”“清源”“利剑”三大战役,发起打击涉诈固话语音专线、跑分洗钱等各类集群战役,形成严打高压态势。
治理成绩有目共睹,2022年前11个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同比上升5.7%,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64.4%;240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被缉捕归案,组织区域会战捣毁诈骗窝点1800余个。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广大公安民警的持续努力。
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虽然得以遏制,但要从源头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还需乘势而上,久久为功。
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电信网络诈骗可以对大范围人群进行非接触式诈骗,实施速度更快、犯罪成本更低、迷惑性隐蔽性更强。花样百出的诈骗方式令人防不胜防,人脸识别、数字货币等新技术被违法利用,从冒充公检法人员到冒充客服退款,伎俩和工具不断翻新。
因此,相应的防范治理方式也需更新迭代。电信网络诈骗涉及金融、通信、互联网等多个行业,要实现治理效果最大化,对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提出了很高要求。公安机关是排头兵,各部门应齐抓共管,坚持系统观念,构建更加严密的防范治理体系。例如,切断虚假信息的传播渠道,涉及网络和通信行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安全保障,涉及金融行业;提高全民反诈意识,涉及多个部门。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联合部署“拔钉”行动;会同工信部建成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累计发送预警提示短信、闪信4.7亿条;会同中央网信办建设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预警提示2.4亿次,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实践证明,只有通力协作、综合治理,才能堵塞监管漏洞,实现“事前发现、事中阻断、事后打击”。
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全民皆兵”机制格局的建立势在必行,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提高防范意识。上下联动、多管齐下,群防群治、形成合力,在全社会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无计可施。(曾诗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