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走流畅、走位灵活,2月19日,一辆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清扫机器人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附近行驶,将所经之处的落叶、石子、烟头、灰尘等瞬间“收入囊中”,遇到行人或车辆时还可以智能避让,引得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观看,不少人还掏出手机拍照。
无人清扫机器人正在工作。
“这小家伙真有意思,它是怎么做到自己清扫还能避开人的呢?”市民李大爷满脸好奇地问。一旁的王女士说:“看着挺新奇的,但它能扫干净吗?我们平时打扫卫生可不容易。”
面对市民的疑问,技术负责人杨航走上前,耐心地解释:“这辆无人清扫机器人采用了多源异构传感器方案,集成了非接触式传感器和接触式传感器。就像给它装上了‘眼睛’和‘触角’,通过先进的感知算法处理和融合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它就能全方位地感知路面状况,自主精准识别障碍物和行人,并主动躲避,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风险。同时,它还内置了高精度定位系统,保证在清扫过程中不会‘迷路’,能够准确地完成每一次清扫任务。”
无人清扫机器人的清扫业务能力十分出色。杨航继续介绍:“它的智能决策规划系统可以对清扫、垃圾倾倒、泊车等功能实现全自动控制。它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比如街道宽窄、垃圾分布情况等制订清扫方案,有覆盖式、循环式、贴边清扫等多种作业模式,不管是宽敞的大道还是路边的角落,都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无人清扫机器人现在可是我的好伙伴。我以前开大车,现在一方面负责监测、控制无人清扫机器人,一方面和后台管理员沟通。”无人清扫机器人安全员许世凯笑着说,无人清扫机器人能与云端作业管理系统连接,实现多台机器人的实时调度协同运作。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通过PC/App端就能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操控和状态监测。“无人清扫机器人大面积清扫,无法清扫到的地方,再配合人工。此举大大提高了环卫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也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许世凯说。
“我们将中国文字博物馆附近设为重点区域,北至洹滨南路,东至永明路,西至中华路,南至人民大道,保洁面积约20万平方米。以往,该区域需要30名保洁员不间断作业,才能维持卫生清洁。如今,采用人机结合的模式,4辆无人清扫机器人全天候巡回清扫,仅需14名保洁员清理一些卫生死角,便达到了同样的清洁效果。这一转变不仅解放了人力,还大幅减轻了保洁员的劳动强度。”城发城市服务科技(安阳)有限公司经理郭俊东表示,下一步,该公司还计划在更多合适区域推广这一高效的清洁模式,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无人清扫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是科技与环卫工作的一次完美融合。它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卫生水平,还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美好。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城市管理中,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赵晓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