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7月11日电 樊集乡位于新野县北部,白河环绕,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发展蔬菜产业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作为中共新野县委诞生地,红色热土的樊集乡人民一直脚踏实地、勤劳肯干,但因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发展相对滞后。
“都是党的政策好,是各级党委领导有方,才有了咱樊集老百姓如今的好日子啊。”1973年入党,今年党龄已达到50周年的老党员马先生说,“樊集乡刚设立那会,因为乡小地少,咱们也拿不出什么卖的俏的东西,在附近乡镇里可是出了名的穷,外乡的姑娘家一听男方是樊集的,在婚事上都得犹豫再三。”为改变樊集乡贫困落后的面貌,2003年,樊集乡党委派出考察队赴全国各地取经,经过反复考察、专家调研,确定了以钢葱种植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20年来,樊集乡跟钢葱“铆上了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促振兴。
“一个新的东西,光用嘴去说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党员,就是要起到表率作用,带领群众大干实干破穷根”,樊集乡人民政府的一位退休老同志告诉笔者。钢葱引进之初,群众的态度多是观望,毕竟在当时,普通农作物种植收入少却胜在稳定,没有人敢为了尝试新东西而冒险。
为打消群众疑虑,乡党委鼓励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做给群众看”,以党员为先锋,在刘庄、后河两村发展了500亩钢葱示范田。由于土质适宜,500亩钢葱喜获丰收,亩产量达6000斤以上,亩效益超过3000元,经济效益是常规农业种植的五六倍。这下,坚定了乡村干部推广钢葱的信心和决心,也使群众对钢葱种植有了初步的认识。
2004年,乡党委采取保护价收购政策“带着群众干”,以“订单钢葱”“合同钢葱”的形式,鼓励乡村党员干部每人种植3亩至5亩,机关40多名干部和96名村干部及部分农户踊跃种植,当年,全乡钢葱发展到2000亩,亩产量超过7000斤,亩纯效益达到了3500元。连续两年的丰收,充分调动了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樊集钢葱种植规模自此逐渐发展壮大。
2022年以来,樊集乡党委、政府抓住“五星”支部创建契机,在“双绑”机制上下功夫,以支部领办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共谋发展,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成功申报入库大葱深加工产业基地专项债项目,全力配合推进“新野大葱”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申报工作,争创“新野大葱”产业强镇和特色小镇,擦亮“新野大葱”品牌,扎实开展农田沟渠疏浚专项行动,协调推进陈河村、曹庄村、杨庄村等5个村排水沟渠管道建设,有效解决涝季3000余亩地易淹难题。至今,樊集乡以钢葱产业联合党总支为依托,以党员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建成樊集、刘庄、后河村标准化冷库4个,各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13家,绑定龙头企业1家,辐射带动大葱种植户增至1500余户,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亩产增加到14000斤左右,年产值1亿余元,带富成效显著,全乡大葱产业发展蓬勃有力,“产业兴旺星”熠熠生辉。这就是樊集钢葱发展的红色历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樊集乡全体党员干部,将继续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书写樊集发展的新篇章。(韩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