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第33届世客会圆满落幕
第33届世客会开幕式现场
参加第33届世客会拜祖活动的客家乡亲
参加第33届世客会的嘉宾“入城”
牡丹花开,客聚神都。4月8日,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客聚神都花开五洲”客家回家赏花活动正式启动。这是继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后,洛阳以“客家祖根地”为纽带,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又一实践。从“世客会”到“牡丹约”,古都洛阳以牡丹为信、以乡情为桥,邀全球客属乡亲共赏国色天香,共谱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根脉传承凝聚文化共识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承载着“花开盛世”的文明印记;客家先民南迁始于西晋,铭刻着“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诗。
二者虽跨越时空,却在河洛文化的土壤中交织出共同的精神底色。
2009年9月,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代表齐聚客家先民历次南迁的枢纽——偃师虎头山,修建了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并以纪念碑为主体建设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承载着客家人回望故土的深情。
在大谷关,客家之源纪念馆内,“原乡”“离乡”“他乡”“望乡”“归乡”五大展陈脉络,将客家先民南迁的壮举娓娓道来。立体层板画再现汉魏洛阳城的市井生活,结合声光影设备和人物雕塑群,生动还原了西晋末年士族百姓扶老携幼穿越大谷关的迁徙场景。
打造“关、馆、道、台”文化矩阵,构筑海内外客亲寻根谒祖的精神地标;设计“重走南迁路”研学线路,让年轻一代在行走中触摸文明根脉;发布30个客家祖根地人文胜迹、28个客家祖根地研学基地,以实物实证串联起“天下客家根在河洛”的血脉记忆……
近年来,洛阳以“客家祖根地”为纽带,大力挖掘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从建设客家之源纪念馆、隋唐文旅小镇“天下客家”等标志性项目,到发布客家祖根地人文胜迹和研学基地,再到举办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不仅“热”了客家文化游,擦亮了“客家祖根地”品牌,也让“天下客家根在河洛”成为全球客家儿女的普遍共识。
“客家回家”激活发展动能
海内外客亲回到家乡,带回的不仅是团圆的幸福与喜悦,更是一个个好项目、金点子、硬资源。
去年世客会期间,我市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洛宁的苹果、酸牛肉,栾川的板栗、猕猴桃饮品,嵩县的银鱼酱、茵陈汁,偃师的银条,孟津的石榴、酥梨等上百种特色农产品借着客家乡亲的社交账号被更多人了解;特色文创产品展销活动上,新安县汉关街道大章社区带来的手工文创包广受青睐,有的客家乡亲一次就购买几十个,一度把文创包买断了货;乙烯产业链经贸合作交流会、低空经济(通航制造)产业圆桌会、保税贸易专题对接活动等主题活动,邀请相关海外嘉宾赴产业重点项目、有代表性工业园区等实地考察,力求在实体投资、对外贸易、技术合作等方面取得实效,实现“以文促产、以产兴城”的良性循环。
“聚族而家”的客家围屋脱胎于“河洛堡坞”,传承千年的客家方言仍留有“河洛雅音”,客家人的重要节日都浸润着浓浓的河洛古风。洛阳村、洛阳镇、洛阳河、洛阳桥散布全国各地,镌刻了客家人绵延不断的乡愁印迹。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一脉相承,伴随着客家人的脚步播撒到五湖四海。
去年10月举办的2024“客家行”旅游线路推广季活动,把相关的40多个客家城市串珠成链:南线客家行从洛阳出发一路向南,抵达香港;东线旅程从洛阳向东延伸,直至台湾;西线旅程从洛阳向西,迈步函谷关,西线沿途山河辽阔,风光壮美……通过南线、东线、西线三条壮丽的客家旅游线路,全方位展示客家城市的旅游资源和独特文化魅力,促进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海内外客亲回到家乡,不仅是一次联络乡谊、合作交流的重要契机,更搭建了洛阳向世界展示文化魅力的国际舞台。
去年世客会的盛况,实实在在地证明了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幕式创新迎宾仪式,让大遗址变身为时尚亮丽会客厅,让人至今记忆犹新;洛报集团旗下新媒体矩阵推出的世客会相关话题网络总阅读量达3.3亿;洛阳日报社等14家媒体发起的“客家之源万里寻踪”十四城联动大型融媒体报道总阅读量超2亿……一幕幕难忘瞬间、一组组亮眼数据,映照的是洛阳“客家祖根地”城市品牌日益深入人心、闪闪发亮。
四海客亲共赴牡丹之约
此次“客聚神都花开五洲”客家回家赏花活动,将千年牡丹文化与客家根亲文化深度交融,不仅展现“国色天香”的视觉震撼,更深化“万里归乡”的情感共鸣,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8日至10日,在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海内外客属代表将向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敬献花篮,见证“祖根钻”捐赠仪式;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将举行“客家与洛阳”主题研讨会,两岸学者将围绕祖根地文化传播、牡丹与客家精神交融等议题展开对话;四海客亲将踏上汉魏洛阳城遗址,触摸1700多年前客家先民首次南迁时的都城记忆。
此外,在白马寺对面神州牡丹园,2025第二届洛阳神州牡丹园万花会将通过赏花、簪花、吟花、对花等八重“花事”,让客亲沉浸式感受“花繁天下安”的河洛风韵;龙门石窟的千年佛光、应天门遗址的盛唐气象、黄河小浪底的浩荡水脉,则以山河为卷轴铺展千年古都文明长卷。
牡丹绽放处,客亲归家时。当“客家祖根地”遇见“牡丹花城”,文化认同与发展动能在此激荡共鸣。从世客会“火炬照亮回家路”的盛况,到今日“花开五洲”的邀约,洛阳以一朵牡丹、一脉乡情,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全球的桥梁。
四海客亲,欢迎回家。让我们一起共赏国色天香,共叙血脉情深,共绘“天下客家心归河洛”的时代画卷!(记者 刘嘉仪)
原标题:牡丹传情聚客亲 祖根花开耀五洲——写在“客聚神都 花开五洲”客家回家赏花活动举办之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