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7月26日电(记者 陈文杰 通讯员 郭治鹏)7月26日,记者从河南农业大学获悉,日前,该校宋美荣教授团队发表了题为《增强水滴在条纹和弯曲结构超疏水植物叶片的沉积》的文章,这一研究对提升农药等化学药品使用效率,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滴水,以不同的速度喷射而出,撞击在固体表面,变形后肆意溅射,水花飞扬……如果用电影慢镜头记录下这一系列动作,一定美得摄人心魄,恰如动作电影里雨幕中打斗的场景一样,酣畅淋漓。
不过,在科学家眼里,一滴水不只有这样的美感。在河南农业大学宋美荣教授的眼睛里,一滴水的溅射就是一张张包含着特殊运动轨迹、力学作用的三维空间图。控制一滴水的运动,让它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延长或缩短与固体表面的撞击接触时间——这就是宋美荣教授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
据介绍,宋美荣教授团队通过长期研究,掌握了水滴撞击条纹和弯曲结构超疏水植物叶面的特点,凝练了“分裂—持留—铺展”的解决思路,提出了添加具有显著拉伸粘度的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稀溶液(如PEO)来抑制液滴的分裂、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如AOT)增强钉扎效应留住水滴、降低平衡表面张力慢慢浸润叶片获得较大的润湿铺展面积的解决办法。该团队还通过实验证实了研究思想和沉积策略。
宋美荣教授介绍,这一研究不仅成功解决了水滴在水稻、小麦、花菜、葱类等超疏水植物表面上的沉积问题,而且在沉积机理上有了新的突破,首次将各向异性撞击动力学和沉积机理联系起来,快速合理地选择了助剂,这一理念和思想将来有可能影响整个沉积领域方面的应用。
据悉,该团队的研究不仅在农药领域有广泛用途。在生产生活和工程领域中,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自清洁、防冻防冰领域,人们希望液滴能够快速离开表面,其撞击接触时间越短越好;而在喷墨打印、农药喷洒、火灾扑救等领域,人们则希望液滴能够滞留固体表面,液滴撞在固体上的接触时间越长越好。
此前,宋美荣团队还曾发表了《利用3D打印方法制备大尺度各向异性超疏水结构降低液滴撞击接触时间的研究》《利用囊泡性表面活性剂AOT解决在超疏水表面上的撞击溅射问题》等多篇重要文章,对液滴撞击固体表面的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从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撞击动力学模型——雄鹰展翅式,并找到了有效控制水滴溅射的方法,从小水滴里做出了大学问,被身边的师生亲切称为“控制水滴飞行的科研女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