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3月28日电 近年来,信阳市新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以一流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机制创新、服务用心、质效评星的“新服务”县域营商品牌,全力推动“企业感知度与经济活跃度”双提升,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蝉联全市“三连冠”,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县。
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推进“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186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集成办理,新县“水电气更名过户”等5个“一件事”入选信阳市“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市民之家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产业营商环境服务厅”,设置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文旅研学3个“一链通办”服务专窗,创新开展商务撮合、供需对接、税务筹划、高端人才引进等“一类事”增值服务,积极构建线下“只进一厅”、线上“一网通办”的产业营商环境服务体系。
全力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推行“合规指导+审慎强制+轻微免罚”,出台全市首部《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手册》,对42个行业实行“一业一查”,落实柔性执法“四张清单”制度,为企业减少处罚100余万元。全面落实企业“无扰日”、“入企扫码”、涉企检查备案等制度,最大程度降低执法检查频次。高标准建设精准助企十二库,有效解决数据采集不规范、涉企信息不一致、服务举措不精准等问题。常态化开展“营商大讲堂”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税务、财务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切实增强要素支撑保障能力。制定重大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推行区域评估“免评即享”、标准厂房“拿地即开工”、工业项目“竣工即投产”。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价格体系,盘活可用地1000余亩,建成标准化厂房8.9万平方米。建立金融机构调度机制,扩大信贷投放规模,2024年县内金融机构支持企业687家695笔17.72亿元。实施人才强县行动,引进高校毕业生1832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274人。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会42场,为76家企业解决用工7000余人次。在全市率先建成高标准分散评标室,推行“七零”服务(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过程“零收费”、交易主体“零跑腿”、交易环节“零见面”、交易评审“零干扰”、交易监管“零死角”、交易保障“零盲区”),持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拖欠账款清理与巡察、审计、督查常态化对接机制,在全市率先完成200万元以下欠款清零任务。
着力打造改革创新示范标杆。实施新县营商环境系统性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围绕6个重点领域41个关键环节聚力攻坚,发放全省首笔地理标志质押融资贷款,废止涉企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106个,降税减费3.3亿元。优化升级新县惠企服务平台,增设产业营商、免申即享、有诉即办等功能模块,打造“会思考”的惠企服务平台,多维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营商环境服务厅”典型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专期刊发。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护航行动。完善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工作机制,加大问题线索查办力度,实行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制度。整合归集全县现有企业诉求线上线下渠道和平台,打造企业诉求“一张网”,按照“一口收集问题线索、专班核实研判、按责分级交办、限时办结反馈”闭环流程,实现企业诉求“直接直办”。针对企业疑难问题、久拖不决问题,每周召开一次“纾难解困县长办公会”进行化解,累计专题办公会52期,解决问题174个。
下一步,新县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纾难解困县长办公会、营商大讲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三项机制”,用好惠企服务平台、产业营商服务厅、投诉举报中心“三大载体”,统筹实施惠企政策直达快享、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规范涉企执法“三大行动”,全力争创河南省首批营商环境示范县,以一流营商环境为“1335”工作布局保驾护航、增光添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