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里坊区示意图:红色区域是宁人坊(方形)和天街(条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田宜龙王雪娜通讯员屈昆杰
“为弄清楚布局,我们以夯土台基为中心,向四周继续发掘,希望能找到遗址边界。”1月21日,在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天街西侧,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屈昆杰告诉记者,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掌握的情况,当年的龙兴寺有可能占据半个宁人坊。
隋唐洛阳城宁人坊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定鼎门遗址(含明教坊、宁人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保护展示工程的重要区域。
▲宁人坊东门
“夯土台基、房址、院落、道路,整体构成一个大的建筑群。”屈昆杰介绍,龙应寺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宁人坊东南,台基向南50米为院落部分,南边界可能临近南坊墙;向东发现了宁人坊的东坊墙,东坊墙向西16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一小型烧窑及灰坑、灶坑等,灶坑内有明显的烧痕,烧窑很可能是用来烧制器物的。台基向北,有一处8米宽的条形夯土,推测可能是塔周的回廊建筑;再向北,发现了房址,应该就是僧房;临近东西向十字街的南侧,又发现了夯土基槽,推测为龙兴寺的北院墙。
▲宁人坊南坊门(坊门是由中间的门道,门道两侧的墩台构成,墩台连接坊墙)
据介绍,为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和“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1 年起,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对隋唐洛阳城宁人坊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2014年,经发掘发现,该遗址内有一边长为10.4米的正方形夯土台基,考古工作者推测此处应该为塔基或祭坛的基础部分。
▲宁人坊西坊门和坊墙(深色部分)右侧是通津渠
“宁人坊东坊门形制与明教坊西坊门相同,西、南坊门体量较小、门道略窄。”屈昆杰说,从此次发掘情况来看,定鼎门大街临街坊门体量大,与定鼎门东西两阙相呼应,这样的格局展现出隋唐东都洛阳城的恢弘盛景。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筒、板瓦等建筑构件,还发现了造像石数块、白瓷钵残片、穿孔佛珠、鎏金铜佛像、砖雕佛像等佛教文物,从夯土的形制特征、坊内分布来看,与唐长安青龙寺遗址相似,文献记载龙兴寺即位于宁人坊内,加之出土物包含佛寺相关文物,所以此处夯土台基与龙兴寺有极大关联。值得一提的是,该遗址还出土了几件刻有经文的经幢石残块,其中一件上刻着部分《大方便佛报恩经》经文。
▲穿孔佛珠
“通过此次发掘,对进一步研究隋唐洛阳城里坊制度增加了重要的资料。”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武则天时期,隋唐洛阳城内佛寺众多,位于宁人坊中的龙兴寺就是其中较大的一座。龙兴寺的历史记载很有限,仅记载其在宁人坊内。此次发掘为厘清宁人坊坊内建筑格局提供了更多的考古学依据,对研究唐代佛教制度意义深远,同时也为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提供了更多人文内涵支撑。(来源:河南日报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洛阳定鼎门遗址考古:龙兴寺或占据半个宁人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