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河南1月27日电(记者 陈斌 孙腾蛟 吴海舒)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部省份,河南除了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外,缺油少气,大型水电资源也基本开发完毕,可以说在能源资源方面,尤其天然气能源,河南并不算是“优等生”。但是,河南能源消费总量居全国第五位,是实打实的能源消费大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在河南省直相关部门和地方的联动支持以及河南省能源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能源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尤其是在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方面,更是领跑全国。
图为:河南省投资集团、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豫西南储运中心
建设背景:加快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是防止“气荒”的重要保障
2017年的供暖季,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国较大范围内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特别是北方地区。
为科学推进储气能力建设,2018年,国家陆续下发了《关于统筹规划做好储气设施建设运行的通知》《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省级层面加强规划,统筹推进地方政府和城燃企业储气能力建设,实现储气设施集约化规模化运营,避免“遍地开花”。
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河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红兵介绍,201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民生用气保障责任书》,提出到2020年供暖季前,地方政府至少要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用气量的应急储气能力。各城镇燃气企业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应急储气能力。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原则,统筹全省储气设施建设及运营。
“河南省除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外,贫油少气,大型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但河南是全国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居全国第五位。2019年,约60%的能源从省外引入。要实现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必须进一步优化河南能源保障能力。”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尚谨说。
河南模式:储气设施建设、油气体制改革双双“领跑全国”
2018年7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河南省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规划(2018~2020年)》,根据《规划》,河南天然气储运公司承担“引海气入豫、租地下库容、建区域中心”(即建设沿海大型储罐、租赁省内两座地下储气库库容、控股建设省内6座区域LNG应急储备中心),打造河南省天然气三级储气调峰体系的重要使命。
“1+2+6”建设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誉为“河南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高度认可并向全国推广。2019年11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河南焦作召开全国储气设施建设现场推进会,充分肯定1+2+6储气设施建设“河南模式”,指导各地和有关企业学习借鉴,科学推进储气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储气能力短板步伐。
图为:河南省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河南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红兵接受中宏网记者采访 孙腾蛟 摄
朱红兵介绍,“河南模式”储气设施建成后,将形成10亿方储气能力,可有效解决全省民生用气保障问题,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万吨、二氧化硫3万吨以上。“另外,我们还联合国内一流行业研究机构,创新提出‘两部制’定价商业运营模式,2020年3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研究同意实行”,朱红兵说道,“这标志着河南省不仅在运营模式探索研究方面,也走在全国油气体制改革最前端。”
据了解,2020年7月底,河南天然气与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直管县(市)完成《战略框架协议》签订。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多次沟通,初步取得“容量气价”测算说明。
“河南模式无论从保民生还是经济投入的角度,都是从最优的方法来解决政府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对于不沿边、不靠海、缺少气源的内陆省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尚谨说,另外,在建设和管理方面,河南模式也做了很好的示范。比如,同时开工这么多项目,在建设进度的控制、安全的管控、质量的把握、风险的防范等方面也都需要强有力的统筹能力,尚谨说道,项目进度整体比同行业缩短了50%的工期,直接降低了工程成本。
目前成果:逐步向把天然气打造成河南主体能源之一的目标靠近
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开盈说,截至目前,6座区域储气中心全部按期建成,5座顺利投产,江苏滨海大型储罐建设项目、地下储气库库容租赁项目也正稳步推进。
2020年8月28日,从安哥拉起航、载有“河南专供”液化天然气的“凯尼斯”号货轮,在完成32天、10600海里航程后,成功实现到岸交付。这是河南天然气采购境外气源的“破冰之旅”,标志着河南打通了海外气源入豫通道。“与中海油共同建立资源稳定安全供应长效机制,能够更好地改变了河南省天然气的气源结构,引进中海油的海气资源,弥补了河南省原来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两大气源的不足。”时开盈说。
时开盈向中宏网记者介绍,之前河南省储气设施规模占天然气使用量的0.8%左右,按照国家整体的能源发展战略,河南未来的天然气发展空间很大,河南正逐步向把天然气打造成主体能源之一的目标靠近。
记者探访:6座区域储气中心全部按期建成,5座顺利投产
6座区域储气中心建设得如何?日前,中宏网记者先后来到南阳市和周口市进行实地探访,采访了豫西南LNG应急储备中心和豫东LNG应急储备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听他们讲述了项目建设过程的故事。
图为:河南省投资集团、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南阳储运中心
【南阳】建成投运后储气能力可达到1200万方
2020年11月4日,豫西南LNG应急储备中心项目投产一次成功。南阳市天然气储运公司项目负责人、副总经理郝建鑫告诉中宏网记者,南阳公司项目总投资3.36亿,建成投运后储气能力可达到1200万方,可为全省提供天然气应急调峰作用,并保障豫西南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
2018年9月中旬,南阳市天然气储运公司项目正式确定落户唐河。“项目在一个月内完成了220多亩地的征迁任务,按照“容缺办理”机制,一周内完善了所有开工手续,从备案到全面开工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南储速度’”,郝建鑫说,“未来三年,南阳公司将以保障民生用气为核心,完善健全公司“采、运、储、销”体系,成为南阳地区主力气源之一。同时结合河南省中长期天然气管网规划纲要规划布局,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前谋划并适时启动互联互通管道工程二期建设,实现各类主体、不同气源互联互通。”
图为:河南省投资集团、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周口储运中心
【周口】保障豫东区域民生用气,每年可贡献税收约4500万元
豫东LNG应急储备中心位于河南周口市,是6座区域储气中心的其中一个,该项目于2019年2月开工,截至采访时,项目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
豫东LNG应急储备中心项目负责人孔永进接受中宏网记者采访时说,豫东项目是唯一地处城区近郊的,地跨周口港区、商水县。“封土行动”、环保压力、地下光缆、企地关系等,无一不是“卡脖子”难题。项目建设困难重重,但项目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项目于2019年5月2日率先完成储罐承台混凝土浇筑,成为同期建设六个项目首个完成的承台项目;于2020年9月21日进入试生产阶段,是河南省投资集团下属的6个应急储备中心首个完成试生产工作的项目。
“豫东项目建成后,首先可有效保障豫东区域民生用气,另外,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4500万元。对保障豫东地区民生用气促进政府财政税收都有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周口港独特交通的优势,拟建专业化、综合化、智慧化的豫东能源储备供应中心。”孔永进说。
谈及河南省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朱红兵说:“我们将以储气设施建设为依托,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搭建LNG贸易体系,逐步实现资源、运输、市场的有序化、规模化,最终构建河南省天然气交易中心,为成长为全省储备气源“第一保障”、省级“主力气源”而努力。”
【河南9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18个督导组开展核查工作】记者从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获悉:根据专家研判,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0月20日至2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轻中度污染过程,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将出现重度污染。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对郑州、开封、平顶山、安阳、焦作、洛阳、许昌、新乡、鹤壁等重点区域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管控时间为10月21日至23日。
【河南郑州:职称申报评审违规违纪者将列入失信黑名单】记者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职称申报评审行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郑州在河南省率先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侵害专业技术人才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打造“阳光职称”。
【河南两县因违法采砂、案卷造假等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 】20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其中,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水利部门监管执法案卷造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等问题被通报。
【澳大利亚军机径直飞向高楼民众惊恐以为911重现】近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C-17运输机飞至布里斯班市区的高楼间,由于与建筑物距离只有几米远,让很多在高楼里的办公人员都惊恐万分,还以为“911”事件重现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网、等媒体报道,9月29日,为了庆祝布里斯班节,澳大利亚军方派军机进行飞行特技表演。不少网友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当日的画面,但这场表演没让人觉得“惊喜”,反倒成了“惊吓”。这场特技表演被网友抨击道“既愚蠢又危险”。“一个失误就可能导致悲剧”,很多网友认为,他们并没有被表演逗乐,飞行员太过分
【河南住建厅通报51个房地产违规项目,涉郑州、洛阳等4城市】10月16日,河南省住厅发布房地产市场秩序定向检查结果。7月份以来,我省共检查了114个房地产在建在售项目,其中有5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不同程度违法违规经营销售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各地主管部门共约谈了2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对37个项目下达了整改通知,暂停8个房地产项目网签。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改委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 华商二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