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屡遭投诉的教育培训机构,居然“荣获”了诸多如“诚信企业”“信用单位”之类的荣誉奖牌。这些所谓奖牌其实并不值钱,甚至花上几百元就能随便办。 细读媒体报道,会惊诧于两点。其一是所谓“诚信企业”的名至而实远未归。如某培训机构,拥有9块奖牌,却在一消费者投诉平台上被投诉多达317次。其二是所谓“诚信”奖牌的来之过易。记者发现,只要在搜索引擎输入“AAA级信用企业”的奖项名字,就能找到不少号称能办理各种资质认证的公司,奖牌加证书的“打包价”便宜的仅800元,而且,奖项随心定,落款随意写,“提供营业执照就行,都是花钱买证的,不用考察”。 显然,这条买卖“诚信”奖牌的黑产业链,存在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且其服务的也不仅是教育培训行业。一些企业之所以不好好做产品和服务,却热衷于购买各类“诚信”名头,道理很简单,因为想走捷径,迅速获得消费者或潜在合作者信任,借此获取利益。如果对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及相关黑产业链听之任之,不仅会让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经济蒙受损失,而且也会使市场秩序遭到破坏,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如今,我们正在打造诚信社会,岂能容“诚信”如此肆意买卖? 治理此类乱象,须“打假”与“立真”双管齐下。打假,即打击买卖“诚信”奖牌黑产业链。尽管这条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存在散且多的特点,打击起来难度较大。不过,“打蛇打七寸”,从相关报道可以发现,搜索引擎是其重要的宣传推广渠道,因此,相关平台应承担起责任,加强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打击行动。假“诚信”必须及时清理,真“诚信”也应该有。如此,才能对社会实现正向引导,促使更多的企业守信经营。以教育培训行业为例,不少地方都实行“黑白名单”制度,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这些“黑白名单”既有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也有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上,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原则评定的。只有建立起更具社会公信力的真实评价体系,假“诚信”才能无立足之地。(胡俊)
【河南9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18个督导组开展核查工作】记者从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获悉:根据专家研判,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0月20日至2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轻中度污染过程,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将出现重度污染。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对郑州、开封、平顶山、安阳、焦作、洛阳、许昌、新乡、鹤壁等重点区域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管控时间为10月21日至23日。
【河南郑州:职称申报评审违规违纪者将列入失信黑名单】记者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职称申报评审行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郑州在河南省率先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侵害专业技术人才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打造“阳光职称”。
【河南两县因违法采砂、案卷造假等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 】20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其中,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水利部门监管执法案卷造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等问题被通报。
【澳大利亚军机径直飞向高楼民众惊恐以为911重现】近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C-17运输机飞至布里斯班市区的高楼间,由于与建筑物距离只有几米远,让很多在高楼里的办公人员都惊恐万分,还以为“911”事件重现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网、等媒体报道,9月29日,为了庆祝布里斯班节,澳大利亚军方派军机进行飞行特技表演。不少网友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当日的画面,但这场表演没让人觉得“惊喜”,反倒成了“惊吓”。这场特技表演被网友抨击道“既愚蠢又危险”。“一个失误就可能导致悲剧”,很多网友认为,他们并没有被表演逗乐,飞行员太过分
【河南住建厅通报51个房地产违规项目,涉郑州、洛阳等4城市】10月16日,河南省住厅发布房地产市场秩序定向检查结果。7月份以来,我省共检查了114个房地产在建在售项目,其中有5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不同程度违法违规经营销售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各地主管部门共约谈了2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对37个项目下达了整改通知,暂停8个房地产项目网签。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改委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 华商二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