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今年各地促消费的“招数”不断翻新,但消费券似乎始终保持着高“曝光率”,消费者如果不使用几张消费券,总会有种“错过了一个亿”的感觉。
12月8日,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孙尧在2020年度(第十四届)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表示,北京消费季期间,北京市共有6家平台企业发放政企消费券,参与商户8万余家。截至12月4日,累计发放政企消费券3900万张,财政补贴金额累计达8.29亿元,实现销售额120.62亿元,拉动杠杆14.5倍。
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消费者的“助攻”。在北京市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她今年以来除了上班,多数时间都是宅在家,直到北京市消费券的发放才“重燃”消费的热情,去京东App上领取消费券更是成为她每周“必修课”。
“庆幸的是,很多我钟爱的商家都参与了该项活动,以原价160元的饭菜为例,用一张满160元减60元(40元线下餐饮购物券+20元叠加商家优惠)的消费券后,最终仅需支付100元,可以说相当有诚意了。我从9月份开始使用消费券,截至目前粗略计算已节省近千元。”刘女士透露,后来她发现外卖平台也陆续发放满40元减15元的外卖优惠券,对于一位见到美食就拔不动腿的资深“吃货”而言,简直“太过瘾”。
除了北京市,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已密集出台多项促消费措施,大手笔“派券”,力促消费市场稳步回暖。
4月份,山东省商务厅同7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行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市县政府及部门、社团组织、企业等主体,采用纸质、电子等多种形式,聚焦不同行业、多种需求精准发放消费券;同月,四川省商务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激发消费潜力稳定经济增长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加强政企合作、银企合作,通过发放消费券、惠民券、消费抽奖等方式,组织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开展商旅文融合的惠民促销,激发居民消费欲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8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武汉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若干措施》,宣布将发放8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引导带动全市文旅消费……
“各地发放消费券,既刺激了短期消费,又精准支持了相关行业的复苏。”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具体而言,发放消费券相当于是政府或企业向民众转移购买力,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刺激相关领域消费复苏,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好转,缓解经济运行压力。与直接发钱相比,发放消费券更能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起来,刺激效果更明显。此外,消费券还可以显著改善经济低迷时期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并为后续促消费、扩内需的长期政策落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各项举措加持下,上述部分地区也交出了漂亮的促消费“成绩单”。例如,山东省“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期间,省、市、县三级发放使用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1.5亿元,直接带动消费9.84亿元,间接带动消费达115.16亿元;四川省通过政策、金融、活动等方面加力帮助餐饮业回暖复苏,全省共19个市(州)先后发放1.5亿元餐饮消费券,拉动消费超过6亿元。
虽然全国各地促消费政策所针对的领域、角度等各有不同,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却是共识。“政府携手商家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让利活动,确实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参与。”南京市民唐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以来,从享用美食到穿衣打扮都享受过很多优惠。
谈及消费券能否作为常规刺激消费的工具,付一夫表示,消费券的刺激效果虽然立竿见影,但是并不能根本性地改变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而且不排除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使用了消费券,却把原本计划用于消费的现金储蓄起来。换句话说,消费券只是一次性地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却无法为消费市场注入长久动力,故而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从长期来看,若想真正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还是应该从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商品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予以发力。(记者 昌校宇 见习记者 杨洁)
【河南9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18个督导组开展核查工作】记者从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获悉:根据专家研判,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0月20日至2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轻中度污染过程,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将出现重度污染。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对郑州、开封、平顶山、安阳、焦作、洛阳、许昌、新乡、鹤壁等重点区域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管控时间为10月21日至23日。
【河南郑州:职称申报评审违规违纪者将列入失信黑名单】记者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职称申报评审行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郑州在河南省率先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侵害专业技术人才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打造“阳光职称”。
【河南两县因违法采砂、案卷造假等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 】20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其中,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水利部门监管执法案卷造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等问题被通报。
【澳大利亚军机径直飞向高楼民众惊恐以为911重现】近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C-17运输机飞至布里斯班市区的高楼间,由于与建筑物距离只有几米远,让很多在高楼里的办公人员都惊恐万分,还以为“911”事件重现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网、等媒体报道,9月29日,为了庆祝布里斯班节,澳大利亚军方派军机进行飞行特技表演。不少网友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当日的画面,但这场表演没让人觉得“惊喜”,反倒成了“惊吓”。这场特技表演被网友抨击道“既愚蠢又危险”。“一个失误就可能导致悲剧”,很多网友认为,他们并没有被表演逗乐,飞行员太过分
【河南住建厅通报51个房地产违规项目,涉郑州、洛阳等4城市】10月16日,河南省住厅发布房地产市场秩序定向检查结果。7月份以来,我省共检查了114个房地产在建在售项目,其中有5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不同程度违法违规经营销售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各地主管部门共约谈了2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对37个项目下达了整改通知,暂停8个房地产项目网签。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改委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