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大幕落下,接下来如何填报志愿,不仅事关考生利益,也是家长关注的重点。高考过后,面对众多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令人犯难,这就让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机构有了可乘之机,“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填报服务五花八门,要价动辄成千上万元。
填报志愿是一门“技术活”,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填报志愿时,既不能报高也不能报低,报高了将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报低了则被自己不中意的大学录取。其实,每年高考期间有关部门都会发布预警,提醒家长和考生注意识别关于高考的各类谣言。某些机构声称掌握了“内部消息”,交钱就可以帮助精准填报,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可还是有考生和家长深信不疑,每年都有上当受骗者。
如今,高考录取非常透明,不可能像某些机构声称的那样能“走关系”,所谓“内部消息”是骗人的套路。尽管“大数据”之类很容易被人接受,录取分数线由报考人数和高校招生计划决定,高校在每个省份的招生计划是事先确定的,但志愿填报人数并不确定,所以,哪怕是专家也无法准确预测高校录取分数线。
有机构声称研发出录取公式,只需把今年和往年的高校招生计划人数、考生成绩、排名等数据填入公式,便可估算出各院校专业的录取概率。可即便如此,也只是参考而已,考生人数、志向、意愿,每年都有很大差异。大数据测算只能在分数出来后给出一个大概范围,而对分数线擦边、刚超一本线、二本线等情况,就更不能盲从预测。
某些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正是抓住了考生和家长关注填报志愿又没有经验的心理,想借此捞一笔。有的高中教师和大学招生人员,被包装成“资深”专家,但专家无法替代学生本人的意愿,顶多起一点参考作用。很多机构声称大数据来自官方考试院,但却被相关部门否认。由此可见,填报高考志愿需“多长一个心眼儿”。填报志愿的功夫在平时,家长和考生需重视人生规划,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刘天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杂志社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