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的事件,一家长爆料称,自己从市面上购买了一款疑似激素超标的抑菌霜,5个月大的孩子在使用后出现“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的症状。
一石激起千层浪。抑菌霜是否添加激素、涉事企业资质如何、到底还有多少无保障的幼儿产品在市面流通……时隔多日,围绕涉事企业、测评机构、当事人以及监管部门的争论仍不绝于耳。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前往涉事企业调查发现,虽然最终结论还未公布,但该事件折射的部分“消”字号母婴产品“生存之道”,值得社会反思。
实际出货数或不止1200瓶
“是否含有激素”成为当前各方争执的焦点。此前,爆料者“老爸评测”曾分别从网店和实体店购买了涉事产品和另一款婴儿面霜,均为“(闽)卫消证字”,送往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均含有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
“‘消’字号产品,简单说是用来消毒卫生的用品,是不允许加入激素类药物成分,氯倍他索丙酸脂是非常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也相当大,长期超量使用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艾斯说。
针对激素超标的质疑,记者第一时间探访涉事企业“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这家约800平方的企业租用当地一工业园的三层,地点较为隐蔽,室内包括生产、净化、包装等车间。
“在没用这款产品之前,当事人已经用了好几款其他产品,说不准是不是其他产品的问题。至于激素成分超标,要看是否是权威机构检测的结果。”现场,企业大股东胡永林解释,他还拿出一张由某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的样品检验报告作为佐证,上面“氯倍他索丙酸脂”一栏显示未检出。
记者看到,该报告上声明处写着“本单位接受的委托送检样品,其代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由委托方负责”,而该样品委托机构正是该公司。
漳州市卫生监督所所长汤锦升介绍,涉事企业于2017年4月注册成立,6月取得福建省卫健委审批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是一家生产、销售卫生用品的企业。企业生产车间为30万级净化标准车间,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据了解,当地卫健部门已对现场查见的留样样品、产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取样留置,目前正联系厦门海关综合检验中心开展涉事产品激素含量检测工作,对于流入市面的产品,正持续跟踪下架召回进度,待寄回后同步进行检测,相关信息将及时公开。
目前还有多少产品留在市面?漳州市卫健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场查看该企业生产清单和销售清单发现,目前涉事的产品有两个生产批次共1200瓶,都是订单式发货,销往江苏宿迁和连云港。但有内部人士反映,厂家或有更多渠道,实际出货数不止1200瓶。
涉事法人代表长期从事设计工作
尽管目前是否添加激素仍无定论,但这并非“消”字号母婴市场首次曝出问题。游走在政策边缘,一方面享受着“低门槛”待遇,一方面夸大使用效果,利用巨大的利润空间抢占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某种程度上,涉事公司“欧艾”折射了“消”字号母婴产品的生存之道。
审批备案环节,瞄准“低门槛”待遇。目前卫健部门反映该企业审批备案环节均无问题。但记者采访了解到,该企业职工仅5人,法人代表此前长期从事设计工作。成立后前几年,公司除了生产一点样品外,一直在寻找代工厂拿货,自己只负责包装销售,去年才开始自主生产,而生产的两款产品均被曝出问题。
“一般面霜类产品有‘消’字号和‘妆’字号,前者由地方卫生部门审批,审批时间短,企业无须标出产品所有成分。而后者由国家药监部门审批,审批时间长,同时需要标明所有成分和辅料,管理严格。”“老爸评测”说,在此背景下,不少资质较差的小微企业为了尽快上市,会选择“投靠‘消’字号”。
相关专家证实,“消”字号产品门槛较低,以涉事的抑菌霜为例,备案审批环节,国家规定的检验项目不包含该激素成分,这就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同时,企业备案环节只需自行寻找认证机构、自行邮寄样本,最终只将结果提供给地方卫健部门,而卫健部门无须到现场查验,不排除有的企业利用假样本蒙混过关。
广告宣传环节,一手隐瞒、一手夸大。记者查看涉事产品说明书,发现上面未标明激素,还写着“可用于日常护理”,疑似诱导消费者长期使用。针对企业提供的样品检验报告,内部人士提示,由于企业可自行送检样品给认证机构,许多企业还会送出一些无激素的样品,换一纸“无激素的报告”,并在宣传时使用,进一步误导消费者。
据媒体报道和部分购买者截图,涉事企业官方微信公号上曾多次宣传该款婴儿霜可祛红止痒、修护受损皮肤,是婴童皮肤问题修护、日常护理必入款。而根据国家规定,“消”字号产品不得宣传具备治疗效果。
“擦边球”形式夸大宣传是不少此类产品的惯用手法。“现实中往往有消费者被此类宣传中所谓的‘疗效’蛊惑,私下购买产品,不仅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而且维权也往往比较困难。”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销售环节,通过高额利润诱惑抢占市场。记者曾在厂家文件柜中发现一份出库单,涉事的25g抑菌霜的出库价为4元,但市场价为80元左右,中间存在70多元的利润空间,而某知名品牌的25g抑菌霜则只要30元左右。据行业有关人士透露,一些违规的“消”字号产品成本仅3元左右,却卖到三百元的“天价”。
“老爸评测”说,由于添加激素后见效快,部分“消”字号敢于采取高定价策略,这给线下母婴店留下大量利润空间,正因此,这些资质不高的品牌能在线下迅速抢占市场,“我们去了连云港六家母婴店,这些产品都摆在货柜显眼位置,说起孩子的症状,店员都极力推荐这款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消”字号产品包装和广告不得宣传治疗效果,但母婴店的口头推销实际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严格适用类型,提高准入门槛
受访专家、医生和内部人士认为,针对该事件折射的“消”字号母婴市场种种乱象,一方面应尽快查清真相,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相关产品的安全性。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严格“消”字号产品的适用类型,考虑将幼儿抑菌霜等产品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审批和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否则长此以往,面临高强度监管的“妆”字号等产品反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同时,筑牢事中事后监管防线,出台统一政策,确保属地卫健部门对各家企业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定期抽检,并将各类激素指标纳入检验检测范围。
陈音江表示,杜绝此类违规问题,关键还是要对症下药。商家之所以虚假宣传和非法添加违禁成分,目的就是为了牟取更多非法利益。所以,一旦查清商家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不仅要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且要依法对其进行行政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处罚,让违法者得不偿失。
艾斯建议,婴幼儿得了湿疹等皮肤病后,应当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激素类的药物确实可以治疗皮肤病,但前提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去使用,患者去母婴店购买护肤霜等产品的时候,也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了解产品所含的成分,去选择合适的产品。”(记者 吴剑锋 陈弘毅 张璇)
【河南9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18个督导组开展核查工作】记者从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获悉:根据专家研判,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0月20日至2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轻中度污染过程,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将出现重度污染。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对郑州、开封、平顶山、安阳、焦作、洛阳、许昌、新乡、鹤壁等重点区域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管控时间为10月21日至23日。
【河南郑州:职称申报评审违规违纪者将列入失信黑名单】记者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职称申报评审行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郑州在河南省率先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库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侵害专业技术人才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打造“阳光职称”。
【河南两县因违法采砂、案卷造假等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 】20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其中,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水利部门监管执法案卷造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在水源保护区以疏浚之名行采砂之实等问题被通报。
【澳大利亚军机径直飞向高楼民众惊恐以为911重现】近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一架C-17运输机飞至布里斯班市区的高楼间,由于与建筑物距离只有几米远,让很多在高楼里的办公人员都惊恐万分,还以为“911”事件重现了。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网、等媒体报道,9月29日,为了庆祝布里斯班节,澳大利亚军方派军机进行飞行特技表演。不少网友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当日的画面,但这场表演没让人觉得“惊喜”,反倒成了“惊吓”。这场特技表演被网友抨击道“既愚蠢又危险”。“一个失误就可能导致悲剧”,很多网友认为,他们并没有被表演逗乐,飞行员太过分
【河南住建厅通报51个房地产违规项目,涉郑州、洛阳等4城市】10月16日,河南省住厅发布房地产市场秩序定向检查结果。7月份以来,我省共检查了114个房地产在建在售项目,其中有5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不同程度违法违规经营销售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各地主管部门共约谈了2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对37个项目下达了整改通知,暂停8个房地产项目网签。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信用中国 河南省发改委 信用河南 人民网河南 新华网河南 央广网河南 中国网河南 光明网河南 国际在线河南 凤凰网河南 中工网河南 映象网 中华网河南 大河网 和讯河南 国搜河南 网易河南 东方今报